□ 潘政吉 李达 全媒体记者 李思彤 熊荣航
交通出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事关民生福祉和发展大计。初秋时节,在安岳纵横交错的城乡公路上,一辆辆公交车、“小黄车”来往穿梭,成为沿线群众进城赶集、探亲访友、商贸往来的“赶集车”“便民车”“致富车”。
“门前沥青路、出行‘小黄车’,这样的出行体验相当巴适!”9月14日,在安岳县李家镇客运中心,乘客杨女士坐上了开往县城的农村客运“小黄车”,她告诉记者,有了“小黄车”,一个电话“全镇接、全城送”,真切体会到了“幸福路”就在脚下的感觉。
安岳县环宇运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李家片区共有59辆这样的农村客运车,开通了沿线乡镇、县城区和成都重庆等地的往返班线,提供电话预约响应式服务。每台车上均装有摄像头、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随车安全GPS,以防止出现司机疲劳驾驶和乱收费等情况,司机每次给车辆点火、熄火都要人脸打卡。
为乡亲们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的服务,农村客运“小黄车”只是其中一种方式。近年来,安岳县还积极探索城乡公交一体化模式,城市公交线路加速向乡村延伸。
“上车的乘客请迅速站稳、坐好,抓好扶手……”14日一早,从县城开往永顺镇的11路城乡公交车上,驾驶员袁师傅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我今年3月开始跑这条线路,沿线群众现在都认识我了,对我的工作也很认可。”有着20年公交车驾驶经历的袁师傅告诉记者,因为有了城乡公交车,沿线群众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享受更美好的出行,所以幸福感满满。
“以前没有11路公交车,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说赶车进城相当难,只有等过路车,而且等得也久。”永顺镇居民李大爷笑着说,现在公交车20分钟一趟,招手就停。驾驶员看到有老人赶车,还会主动等,开车也很稳,十分暖心。
目前,安岳已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0条,投放车辆70余辆;开通乡村客运班线105条,投放农村客运车辆430余辆。广大农村居民“出了家门上车门、下了车门进家门”的“家门口乘车”美好愿景已成为现实。
“2019年底实现乡镇和建制村100%通客车,为推动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我们采取城市公交延伸、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等方式,让农村客运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今年6月,我县被评为‘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将更加注重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扩大群众出行的‘幸福半径’,将县城与周边乡镇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大家的心紧紧连接在一起。”安岳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