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李小凤
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无可避免,但聚焦民生关切、兜牢民生底线的原则始终如一。面对多样化的民生需求,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增强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以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从不是说说而已。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为2万多名农村适龄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服务,为3.4万名在校初中女生接种宫颈癌疫苗,为资阳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探索“国企+医院”合作,采取“投—建—运”模式建设资阳临空医院;安岳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八统一”取得实质性进展,“3+X”架构体系和“3个一”管理模式运转有序,医共体集团内上转2832人次,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达90%以上,基层诊疗率76.68%;建成9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铺开4个示范性老年助餐网络、2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和应急救援中心建设。
教育均衡,就业不愁。启动实施教育基础设施补短攻坚行动计划项目38个,新增学位1.26万个,马鞍学校初中部、安岳实验中学新校区、乐至县第三幼儿园等10个项目建成投用。2023 年高考,我市考生被重点本科院校录取2863名、增长10.4%;深入推进体教融合,资阳中学女排蝉联四川省第三届“贡嘎杯”校园体育联赛女子排球高中组冠军,获2023年四川“三大球”城市联赛女子排球冠军、2023年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排球项目第4名;扎实做好就业促进工作,保障全市重点企业用工需求6000余人,市域3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3.75%,居全省第二位;高效推动资阳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填补了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空白。
城乡更新,住有优居。完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新城南路、牙谷产城融合发展等38个城建项目完工,沱一桥东侧匝道等5条“断头路”建成通车,建设南路一段、二段两座人行天桥年底前将建成投用,老旧小区改造完工167个、惠及群众1.39万户,既有住宅电梯增设180部,率先在全省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解决中心城区483个小区无物业管理问题,“口袋公园”建成4座、在建2座,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品质不断提升;乐至县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资中至铜梁高速公路资阳境内全线开工,成渝高速扩容项目控制性工程开工,东西城市轴线资简段、娇子大道西延线、科创大道等项目加快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324公里。
本版图片由全媒体记者 张建 秦建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