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苌弘广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地

  □ 梁才

  川中丘陵,千沟万壑,从空中俯瞰,山好似一个又一个窝窝头倒扣在大地上;而沟壑又仿佛蒸笼里横横竖竖垫着的叶子。土壤是紫色的,保水性差,水土流失严重。因而,在这千沟万壑中,土地是最珍贵的。我奶奶说过,人生不过三把土,生时一把土盖血污,长时一把土供吃食,死去一把土掩埋。可见人一生是离不开土地的。土地上生长的人们,一旦离开了土地,无论去到天涯海角,从此,便被浓浓的乡愁所包围,挥之不去,思之极痛。

  曾经读过一位台湾老兵的故事。去台时,母亲把故乡的一把泥土装在玻璃瓶中,让他带在身边,说是水土不服生病时,便取一点土煮水喝。在孤悬海外的岛上,老兵用母亲教授的方法,治愈了水土不服,而更多的时候是面对茫茫大海,手握乡土,遥望大陆思乡泪长淌。后来,老兵把这装着乡土的瓶子弄丢了,他的魂魄也随之丢了,生病住院。然而,无论多么高明的医术,多么先进的设备,多么优质的药物,对思乡之病都束手无策,老兵病入膏肓。他的事传开了,人们给他送去各式各样的泥土,宽慰他,安慰他。一名研究生,翻阅大量资料,在实验室为他配制出和家乡泥土成分一样的泥土。然而,实验室配制出的泥土终归治不好思乡病,老兵还是遗憾地走了,愿他魂归故里。

  又是一个台湾老兵的故事。一九四九年,曾有雁江伍隍籍烤酒匠被抓壮丁去了台湾,驻守在金门岛上。他掌握着伍市干酒的配方,也有酿酒技艺,川籍军官便命他酿酒。他想尽千方百计,用台湾产的高粱烤出了酒来,但无论如何没有川酒的味道,与正宗的伍市干酒更是相去甚远。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海峡两岸有了往来,他托人带去伍市干酒的窖泥,才酿出了与伍市干酒口感相似的川酒来,命名为“金门大曲”。

  如果说土地在游子心中是乡愁,是永生的牵挂,那么对于生活在乡土的人来说,拥有优质的土地便是他们的梦想。

  丘陵的人们,最向往的莫过于平原,因为那是一望无涯的土地。这意味着五谷丰登,丰衣足食。而丘陵的人们只能在山包上侍弄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像绣花一样在山地上耕种,贫瘠的山地不但让机械化耕作无望,而且只能广种薄收。为了多打粮食,人们没少在土地上下功夫。上个世纪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精神的指引下,人们改田改土,战天斗地,在山包包上开梯田,修水渠,力图用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改造旧山河、建设新农村。但事与愿违,往往头年冬天修好的梯田,在夏季里一场山洪便被冲刷得七零八落,徒增了水土流失的烦恼。那些年月,丘陵的山包包像癞子的头一样光溜溜的,裸露的红石谷仿佛刺眼的伤疤留在大地上,让人心疼不已。一位大人物曾经在川中丘陵走过一趟,留下一句话:川中的山都是馒头山,只要弄平了,处处是粮仓。然而,一年比一年厉害的水土流失,响亮地回答了他:这是对生态的严重破坏!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启动“长江中上游森林防护工程”及后来实施的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川中丘陵的山包包才慢慢绿了起来,植被才慢慢丰满了大地。

  屈指算来,这川中丘陵实施土地承包责任制已有四十多个年头。土地承包到户,意味着耕种的自由化,更意味着劳动力的极大解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经商。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而农村逐渐走向衰落,每一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这是游子的叹息,更是现实的呈现。撂荒地越来越多,曾经视土地为命根子的那一代人已无力耕种,只得望地兴叹。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成了当务之急。在这川中丘陵的沟沟壑壑中,水产专业合作社、水果专业合作社、蔬菜专业合作社……各式各样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家庭农场应运而生,土地流转、土地整理、撂荒地整治,这些措施逐渐施行,人们对土地的重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经过脱贫攻坚战役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川中丘陵的土地、村庄以及土地之上的产业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村日益兴盛起来。“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这句朴实而生动的话语正在变成现实。

  阳春三月,雁江区文联组织20余位文艺家来到保和镇马蹄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参观,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土地的无穷魅力。沱江左岸,群山脚下,5000余亩高标准农田在阳光下显得生机无限,田埂上,水渠纵横,方方正正,一块连一块的田里肥沃得仿佛插根筷子也会长出绿叶。登上寨子山顶,远处的油菜花金黄灿烂,星星点点的桃花粉红妖娆;蜿蜒的沱江绕马蹄湾而过,像绿色的缎带,而新整理出的这人造平原,仿佛一块褐色玉佩,在这川中丘陵的沟壑之间格外靓丽。陪同我们参观的张副镇长介绍说,马蹄湾现代农业示范园将按照田里稻鱼、稻虾种养,山坡地种蔬菜、水果的模式经营,引进的业主也已到位,一切就绪,只等时令到来。

  站在观景平台上,我仿佛看到六月的田野绿浪滚滚,仿佛看到八月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稻香阵阵……

  这沱江边的马蹄湾,土地变了一副模样,它将是适合大型农机施展本事的战场,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一个标杆,更是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苌弘广场
父母的“胆量”
土地
又是一年好“丰”景
壮哉,蜀人原乡 美哉,大美资阳
中国汉代第一铜车马赋
资阳日报苌弘广场04土地 2024-05-17 2 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