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12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海山奥秘!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起航
  8月11日,在青岛大港码头,“深海一号”远洋科考船即将离境(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张进刚 摄)

  □ 新华社记者 王立彬 王聿昊 古一平

  8月10日,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从山东青岛起航,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为期45天的调查工作。

  这是驶向大洋也是驶向大山的旅程,“深海一号”船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通过深潜探索神秘的海山。

  海山,海平面以下的山峰,这里“隐藏”着深海生命的奥秘,也是人类了解最少的生物栖息地之一。

  本航次的科考重点,便是海山这一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环境。

  据本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许学伟介绍,本航次将在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链开展调查,这里水深1500至3000米,生物多样性高、生态系统独特,被视为未来深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

  “我们计划在该区域的3个工作区开展生物多样性及环境调查,利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海箱式取样器、深海着陆器等装备调查海山深海生物类群,掌握海山生境所在区域的位置、环境特征和生物群落组成。”许学伟说。

  在45天的调查工作中,“蛟龙号”计划下潜18次。作为深海调查的“实力担当”,“蛟龙号”将发挥采集性能好、环境扰动小等技术优势,对深海生物、海水、沉积物,包括海参、海百合、冷水珊瑚、微生物等进行采集研究,深化人们对海山生物多样性特征、海山地形地貌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大洋环流动力学与物种传播关系等问题的认识。

  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深海环境已经受到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陆海活动的严重影响,但人类对深海生境的科学认知还非常缺乏,这已成为全球深海科学治理的主要瓶颈之一。

  自然资源部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唐冬梅在起航仪式上表示,我国牵头的“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获得39个国家的支持和参与,体现了各国同行对“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认同。

  作为该计划下的首个国际航次,本航次搭载了来自加拿大、西班牙、哥伦比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1名境外科学家,中外科学家按学科专业分为不同小组,共同开展科学考察工作。“我们将一同探寻深海奥秘,推动深海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本航次境外首席科学家、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邱建文说。

  今年上半年,“蛟龙号”执行了中国大洋83航次任务,这是我国载人深潜首探大西洋。

  这一次,“蛟龙号”首次搭载境外科学家下潜,西太平洋将见证中外科学家携手探秘、逐梦远航。

  我们期待,中国蛟龙满载而归!

  新华社青岛8月10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帅乡乐至
   第04版:天下
300金,标记中国新高度
暑期市场“燃”了!文旅消费真“带感”
探寻海山奥秘!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起航
前7月中欧班列开行超1.1万列
加大建设供给力度 各地保障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叙利亚东部一美军基地遭无人机袭击
利比亚首都武装冲突致9人死亡
资阳日报天下04探寻海山奥秘!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队起航 2024-08-12 2 2024年08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