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黎晖
近日,资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通过监测预警系统发现异常交易,立即启动紧急处置机制。在辖区居民的信息接力传播下,一条“有人正携带15万元现金通过网约车转移”的预警信息迅速扩散。不到两小时,高新公安分局松涛派出所与热心市民一起成功拦截可疑资金,上演了一场“反诈保卫战”。
网约车司机感觉订单可疑
警民联动紧急拦截
当天下午1点过,网约车司机曾师傅接到了一单前往资中县的长途快车单,乘客曾女士表示只需要送一个包装纸箱到目的地即可。
“她说箱子里装的是一个汤锅,我也没多想就开车上路了。”曾师傅事后接受采访时说:“其实后来想想,一个汤锅才多少钱,有必要打车花一两百元送到这么远的地方吗?”
路上,他看到自己小区业主群里转发的一条消息:“据可靠消息,我市一名群众正在被电信网络诈骗,被深度洗脑,按骗子的诱导准备了现金15万元,交给陌生人(货拉拉或网约车运走)……”曾师傅马上联想到15万元会不会在自己车上的这个箱子里。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报警!
“我下了高速后,就把车停在路边,准备联系派出所。”曾师傅回忆说,“打车的那位女士在网约车平台上看到我的车没动,便打电话问我。我只好给她说交警在查车以拖延时间。”
此时打车的曾女士可能也放心不下,让曾师傅掉头返程。返程途中,曾师傅通过小区业主群内的物业服务人员联系到了松涛派出所,并直接将车开到派出所,将箱子交给了民警。
民警核查发现现金
家属配合终止被骗
实际上,当天中午松涛派出所民警就接到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反诈监测预警系统的指令,并根据反诈预警信息的提示,立即转发到辖区内的各村(社)干部群、小区业主群、学校教师群等,最大限度扩大诈骗预警信息知晓范围。这才第一时间让网约车司机曾师傅也看到了这个消息。
值班民警打开曾师傅送来的纸箱一看,果然有一口锅,里面装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里边是一捆一捆的人民币。经核实刚好15万元。派出所副所长邹雨恒初步判定反诈中心监测到的诈骗对象就是打车的曾女士。
“我随即和曾女士联系,确认了这口锅是她要送往资中的,里面的钱也是她取的。”邹雨恒回忆当天见到曾女士的情景时说,“通过交流,感觉她情绪低落,问她很多问题她都沉默不语。”鉴于曾女士的这种精神状态,邹雨恒担心她再次被骗,于是通知了她的丈夫前来领钱。
骗子冒充客服致市民上当
警方揭示反诈关键环节
从曾女士零散的言语中,民警了解到,诈骗分子假冒电商平台客服,以“参与高额抽奖需购买指定商品”为幌子,要求曾女士转账付款。但由于曾女士的银行卡被风控,无法转大额资金,所以她只好用现金的方式支付。而资中县的对接人估计是“跑分洗钱”人员,即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方式协助转移非法资金的人员。
目前该案件已移交属地派出所立案,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介绍,此次能及时为曾女士挽回损失,得益于高新公安“预警信息秒级扩散+警民联动处置”的高效反诈机制。同时,警方提醒,市民如遇要求现金交易、异地转账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拨打96110,或联系辖区派出所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