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胡佳音
“法庭直接开到院坝里来了,大家都想来看一看!”近日,在安岳县合义乡一个乡村院坝里,一场事关九旬老人的赡养纠纷庭审正在进行。川渝两地法官按照川渝毗邻法院司法协作机制,依托“川渝法治坝坝宴”普法品牌,对本案开展现场庭审的同时,还向旁听的40余名村民以案释法。
家住安岳县合义乡的蔡婆婆已96岁高龄,因丈夫去世较早,她独自将8个子女养大成人,并帮助他们成家立业。现在蔡婆婆面临的窘境是:年迈体弱,无固定生活来源,又疾病缠身,需要子女在身边照料,但8个子女对赡养老人一事互相推诿、争论不休,甚至数次打架。在万般无奈下,蔡婆婆只好将子女们起诉至安岳县人民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多次到蔡婆婆所在村走访,实地了解案情。鉴于8名子女分别定居在安岳县和重庆的大足区,地域跨越川渝两地,安岳县人民法院立即联系了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法院,启动了川渝毗邻法院司法协作机制中的边际纠纷联调模式。
两地法官充分发挥调解经验和调解技巧,以大足石刻、安岳石刻文化中“孝顺”“和睦”“宽容”等元素为切入点,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与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结合,阐述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应尽之责以及法律后果,旁听群众也运用身边的孝道故事进行劝解,逐渐解开了子女的心结。最终,小女儿主动提出照顾蔡婆婆,并适当减免4个家庭困难的兄弟姐妹应承担的赡养费用,其余3个兄弟则每月给付800元。
“感谢法官,让我的生活有了保障,儿女又重新和好了!”蔡婆婆对调解结果很满意,多次表达对法官们的感激之情。
“这个案子审得好,生那么多儿女,不能让老人晚年没依靠!”“这样的案子就该搬到村里来审,给那些不孝顺的人敲敲警钟!”不少旁听群众深有感触。
安岳县人民法院负责同志表示,此次在院坝里的巡回审判,拉近了群众与人民法庭的距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据悉,近年来,安岳县人民法院不断拓宽与重庆地区毗邻法院的司法协作路径,紧盯川渝两地群众跨域司法需求,合力助推边际矛盾纠纷化解,为护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