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8月17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莲,一杯斟满资阳文化的酒!

  □ 易鹏

  这个夏天,一股强劲的宝莲“夏季风”,为资阳增添了文化的“陈色”。在2023年“宝莲酒业杯”资阳市少儿才艺大赛颁奖典礼上,宝莲酒业与资阳融媒体中心签署协议,为推动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活动繁荣发展进行深度合作,尽显宝莲酒业的企业情怀和文化担当。

  在中国,酒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屈原的“娱酒不废”、曹操的“对酒当歌”、李白的“斗酒诗百篇”、苏轼的“把酒问青天”……一代代文人留下诸多关于酒的佳话。

  翻开资阳的历史长卷会发现,明清以来,资阳的酒文化多与“宝莲酒”相关。宝莲酒业的这份情怀和担当,其实是有其历史和文化渊源的。

  宝莲酒的前身,是创烧于明永乐八年的伍市干酒,“酒龄”早已超过了600岁。许多史志名著都曾对宝莲酒作过精彩记述,“伍市干酒”“资阳陈色”都是它使用过且传承至今的“芳名”。

  在成都和资阳之间,就曾盛传过“翻过成都龙泉山,伍市干酒十里香”这样一首民谣,而这首民谣的来历可以说是相当的传奇。资阳作家徐伯荣的《三贤古城风情录》中讲过这样一个关于宝莲酒的故事:清康熙年间,在龙泉驿山顶窝窝店发生过一起资阳挑夫“撞轿”成都知府的事件。一挑夫坠岩打倒酒罐致酒香四溢,知府闻之不怒,连称“好酒,好香”,并叫书吏记下伍市干酒的名字。从此之后,伍市干酒成为知府必饮之物,也在清朝成为成都府衙门里的“官酒”。

  据1753年版《资阳县志·食货志》记载:“若夫伍市之酒,有似天液,味厚独浓,香深有力,凡夫洛阳之曲、茅台之品,莫不争为逊避,以让乎资阳之陈色……”可见在清乾隆年间,资阳陈色的“盛名”,是堪与茅台等名酒相媲美的。

  四川著名作家李劼人在《死水微澜》中写道:“大大小小几口瓦坛,全盛着镇上最负盛名的各种白酒,红纸签贴上标着绵竹大曲、资阳陈色、白沙烧酒……”说明在李劼人先生生活的民国时期,资阳陈色在四川的知名度也是比较高的。

  在1980年版《辞海》的“资阳”词条解读中,“伍市干酒”与“资阳人”、“临江寺豆瓣”并列,成为资阳当时的形象标志。

  ……

  时光荏苒,在6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宝莲酒成为一杯斟满资阳文化的酒,也渐渐成为资阳的“名片”之一。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在重要的时刻喝上一杯斟满资阳文化的酒,感受一座城市的美好祝福,就是宝莲酒经久不衰的文化因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特别报道
《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
强化运维管理 全力应对“秋老虎”
拟申请注销登记公告
宝莲,一杯斟满资阳文化的酒!
资阳市城投市政服务有限公司广告位招租公告
广告
资阳日报综合03宝莲,一杯斟满资阳文化的酒! 2023-08-17 2 2023年08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