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观帮忙”报道组
近日,市民刘先生致电“资观帮忙”栏目热线(028-26116789)反映,在雁城建设西路,过了晚上7点便有大量机动车停放在非机动车道上,导致非机动车只能驶入机动车道,存在安全隐患。
现场:
车辆违停致拥堵
非机动车“夹缝求生”
刘先生反映的路段从摩根时代小区机动车出入口到建设南路二段与建设西路交会的十字路口。这段路是双向两车道,单向只有一条机动车道和一条非机动车道。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短短120多米的路段上,非机动车道上就停放着12辆机动车。每当有机动车停靠或驶离,道路立刻就变得拥堵起来,各种车辆排起长龙,喇叭声此起彼伏。部分停放在非机动车道的机动车上,还张贴着交警开具的违法停车告知单。
记者骑着非机动车进行了体验。当从建设南路二段右转驶入建设西路时,由于非机动车道被停放的机动车占据,无奈之下,记者只能冒险进入机动车道与机动车并行。同时,还有同样被挤到机动车道上的非机动车见缝插针超车。因此,记者既要全神贯注以防与机动车碰撞,又得时刻留意周围非机动车的动向,避免发生刮擦。一路下来,神经像绷得极致的弦。
市民声音:
用餐高峰违停频现
盼规范停车保障通行安全
“这些都是临时停的,地下停车库现在肯定是停满了,他就只有停在街边。”一位副食店老板介绍说,这段路长期如此,由于紧邻摩根时代步行南街,各类餐饮店云集,一到用餐高峰期,大量食客为图方便,纷纷将车辆就近停放,用餐结束后驶离,停放时间大多在半小时左右。
“交警都是晚上七点的时候来一趟,打电话喊走嘛,要不然就是贴罚单。”一位摊贩告诉记者,这段路目前没有安装监控设备,每当交警发现有车辆违规停放时,大多数情况下都会第一时间联系车主,要求其立即将车驶离,而直接开具罚单进行处罚的情况相对较少。
“机动车基本上都是这样停,这儿很拥挤,骑车还是很危险的。”“希望规范停车,市容市貌也要好点噻。”采访中,市民纷纷盼望规范停车保障通行安全。
部门回应:
人性化管理 加强巡查保畅
随后,记者联系到负责该区域的交警直属一大队校园中队中队长兰洋,她解释道,针对存在的问题,交警部门曾考虑增设机非隔离栏,杜绝机动车侵占非机动车道停车的现象。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建设西路单侧仅有一条非机动车道和一条机动车道,且路口进入处呈喇叭口形状,还有高压电桩占据非机动车道,如果设置机非隔离栏,将会限制非机动车行驶空间,增大碰撞风险,引发新的安全隐患,因此该方案只能暂时搁置。
兰洋表示,现阶段交警部门采取的是人性化管理模式。白天巡逻到建设西路时,一旦发现有车违规停放,交警都会第一时间通知车主移车,如果车主没在规定时间内把车开走,就会依法贴上违法停车告知单。而到下班高峰期,大部分警力在路口疏导交通,建设西路这边人手相对较少,该路段可能会出现交通拥堵。接下来一方面会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另一方面,在下班高峰来临前,提前安排交警到建设西路巡查,要是发现违停车辆,就立刻通知车主把车挪走,保障非机动车安全顺畅地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