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阳洋 蒋婷婷 杜雅兰 阳丹
4月9日早上六点,位于雁江区的220千伏天星变电站内灯火通明。黎云富手持红外测温仪在 220 千伏 GIS设备间穿行,深蓝色工装后背已凝结出盐渍,安全帽下双眼却紧紧锁定着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
黎云富是资阳电力公司高压分公司变电运维班班长。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资阳电网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这座城市的电力“命脉”中,他带领团队守护着雁江片区2座220千伏以及10座110千伏变电站的安全运转,始终保持着 “特级护理”的工作状态。
在同事眼中,黎云富的工作日程被三个关键词填满:安全帽、工具箱、两万步。“从 110 千伏到 220 千伏,12 座变电站的 2000多个开关刀闸,都是我们的 ‘ 护理对象 ’。” 他指着泛着金属光泽的工具箱,里面整齐码放着防毒面具 —— 这是 2018 年小山变电站事故后留下的“见证”。那场开关爆炸事故中,入职两年的他戴着面具冲进弥漫硫化物的现场,手掌上烫出的鹌鹑蛋大小水泡疤痕,至今仍在讲述着电力人的担当。
“那次经历让我明白:技术必须跑在故障前面。”这句用伤痛换来的经验,被黎云富刻进班组“基因”。白天实操训练配合夜间规程研讨,让这个曾青涩的团队蜕变为“手稳、心定、零失误”的尖刀连。
近三年,黎云富作为班组负责人,带领班组获得了省公司“2023年度安全生产先进班组”、2024年度市公司“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
电力人的四季从来没有 “舒适区”。三伏天,地表温度突破 50℃,他们顶着烈日对重载设备开展每小时一次的红外测温;数九寒夜,应急电话就是冲锋号,20分钟内全员集结奔赴抢修现场。当朋友调侃他 “微信步数常年霸榜 ”时,黎云富总是笑着说:“我们的每一步,都踩着城市的用电脉搏。”
在资阳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黎云富和班组成员的足迹深深印刻在多个重点工程现场。作为轨道交通资阳线的“电力护航者”,他带领团队从图纸设计、方案验证到编制大型复杂作业指导书等工作,都全程参与。“轨道交通资阳线首次试运行时,我看到隧道照明灯带次第亮起,设备间的继电保护装置发出清脆的‘咔嗒’声时,感到特别骄傲。”黎云富说到。
如今,临空经济区的四川仕净高效太阳能电池中生产制造基地建设现场,同样跃动着他们的身影。从供电方案设计到设备投运,技术资料修订百余次,黎云富带着班组成员现场踏勘往返数十趟。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电力保供,他们还持续开展技术革新,实现了设备例行巡视和道闸操作的智能化改造。“电送得稳,企业才能扎根。咱们电力人的口碑,就靠这一度电、一盏灯!”
2024年,全市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7%,城市发展正在不断加速。每次深夜巡检结束,黎云富常站在变电站顶楼远眺——霓虹勾勒出城市的轮廓,工厂的灯光如星河流转。这一刻,工具箱的沉重、防护服的闷热、常年霸榜的“微信步数”,都化作了骄傲与自豪。当第一缕晨光染红天际时,他又将带着工具箱,走向下一个需要守护的“电力心脏”。